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摩诃,罗马字Maha,梵文原意就是“大、伟大”。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般若,罗马字Prajntildeā,意为智慧知识。波罗蜜多,罗马字Pāramitā,意为到达彼岸。因此,这本经书就是讲的如何通过伟大的智慧到达彼岸。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帕登巴沃仁波切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现,在以“帕登巴沃”这个名字转世之前共有七次的示现,第一世为印度那烂陀寺的大班智达,第一世是金刚亥母德庸赞英的显现;第四世到第七世都转是在西藏,成为亲证且发扬莲花声大士伏藏法要的德童。
第一世巴沃仁波切,巴沃秋旺郎卓,在第七世大宝法王时成为法王主要弟子,并被大宝法王正式任命为法王心子的一员,大宝法王请仁波切就任“玛尔巴”家乡“洛扎”一地的“乃囊寺”的住持。“乃囊寺”由噶玛噶举传承的第一世夏玛仁波切于西元1333年所建立,直至西元1490年第四世夏玛仁波切于羊八井建立羊八井寺前,一直是噶玛噶举红帽系统的主寺。
第二世巴沃仁波切,巴沃楚莱天瓦,是第八世大宝法王的弟子。他改以“洛扎”一地的拉隆寺为主寺,展开了噶玛噶举传承中的杂色宝冠系统,成为噶玛噶举传承中第三重要的上师,自第二世巴沃仁波切开始之后的每一位转的巴沃仁波切,都十分博学多闻,且成为甚深禅定的实修成就者。
第二世巴沃仁波切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贤者的喜宴》是一部重要的西藏历史著作,仁波切除了编纂史实外,也对殊多历史事件提出精辟见解,成为学术界中公认的重要西藏史料。
第二世仁波切曾陪同第九世大宝法王前往朝圣,并且和夏玛仁波切一起为年幼的第九世大宝法王受沙弥戒,以及教导大手印与那洛六法。而第九世大宝法王也在楚布寺,将第八世大宝法王及止贡噶举的教法传给第二世巴沃仁波切。
第三世巴沃仁波切,楚莱嘉措,是由第九世大宝法王剃度,并成为第九世大宝法王的主要弟子。后来,第三世巴沃仁波切仁波切在楚布寺为第十世大宝法王剃度授于出家戒,传授字第一世至第七世大宝法王的灌顶、口传和教授,以及全部的噶举教法,并陪同第十世大宝法王游化四方。
第四世巴沃仁波切,巴沃听列嘉措,是由第十世大宝法王认证,并且授予一些基本法教,后来并成为第十世大宝法王的主要弟子。
第六世巴沃仁波切,巴沃楚莱东竹,成为第十二世大宝法王的主要弟子。
第七世巴沃仁波切,巴沃楚莱秋嘉,成为第十三世大宝法王的主要弟子。
第八世巴沃仁波切,巴沃楚莱宁杰,成为第十四世大宝法王的主要弟子。在法王圆寂后,第八世巴沃仁波切曾在楚布寺跟从大岩取者秋吉林巴,接受了许多岩藏法第灌顶和教法。
第九世巴沃仁波切传给第十五世大宝法王 《瑞金杰森宁波》六卷岩传法,成为大宝法王的主要上师之一。
第十世巴沃仁波切生于西元1912年五月10 日清晨,出生时晨曦乍现,房屋上方出现彩虹,香花如与般由天而降遍满大地;乃囊寺大殿中贡真护法的佛龛上,供饰用的哈达掉落下来,显示仁波切的护法要求巡回新的转世仁波切;于是寺众将此哈达供养给第十五世大宝法王,并请求法王迅速确认其转世。西元1915年巴沃仁波切四岁时,其身分为第十五世大宝法王正式确认。次年在佛陀初转法轮的吉祥日,法王于楚布寺为第十世巴沃仁波切剪发,并为仁波切冠白度母长寿法,然后移驾乃囊寺为仁波切举行坐床大典。
西元1916年巴沃仁波切六岁时,开始在楚布寺接受大宝法王所有的灌顶,传法教授, 经典, 密续, 岩藏和律仪的训练,同时期巴沃仁波切也和大宝法王一起接受了许多伟大上师的灌顶和开示。西元1922年第十五世大宝法王圆寂,在西元1925年,巴沃仁波切开始长期的禅修闭关。西元1931年,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八岁时在楚布寺楚布寺,巴沃仁波切献供外并做长寿祈请。
西元1944年巴沃仁波切回到乃囊寺,并且于西元1946年建立了一做心地闭关中心,同时开示:“任何僧众如果未经闭关禅修,不得未已死或将死地人举行度亡法会”。同年,巴沃仁波切从第二是蒋供康楚仁波切处受比丘戒,并且修复乃囊寺及扎噶寺(一名拉隆寺) 。在乃囊寺仁波切特别为在家众兴建了一座八关斋戒堂,宣布每年必须举办一次八关斋戒,由仁波切自己供献一切开销所需的经费。
西元1975年巴沃仁波切赴瑞士疗养,九月应邀转往法国传法,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中心一直住到西元 1984年。
在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圆寂前不久,巴沃仁波切应法王之请,将所学悉数传给四位法王子。西元1991年9月巴沃仁波圆寂于尼泊尔加得满都大白塔附近,他新建不久的寺院之中。
第十一世巴沃仁波切是第十七世大宝法王所认证的第一位转世祖古,西元1995年仁波切满一岁后被送回乃囊寺,在可以看到乃囊寺时,侍者将仁波切报起来并且指给他看说庙到了,还不会说话的仁波切居然开口说了一句:“Gamb千诺’” 坐床大典时,喇嘛将仁波切抱上法座,仁波切坐下后又说了一句:“Gamb千诺”,大家对仁波切都敬佩不已。四岁时在一次绕山的活动中,巴沃仁波切指着一个地方说,他埋了一颗黑色石头在里面,现在需要用这颗黑色石头,要喇嘛挖出来。喇嘛们觉得那只是小孩子顺口说说,也不想理他,巴沃仁波切就一直吵闹不停,直到喇嘛们挖出一个注明为第十世巴沃仁波切所埋的包袱,里面共有四块石头,其中一颗是黑色的。大家对于大宝法王认证的能力及巴沃仁波切的转世都赞叹不已。
西元1996年创古仁波切返回西藏时,特别去供养第十一世巴沃仁波切,喇嘛们提到巴沃仁波切从小就不喜欢住在庙里,反而向前一世的仁波切一样,喜欢在山洞中闭关禅修,日后一定会如同过去数次转世一样,成为噶玛噶举的大禅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