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字母介绍系列之一
在大江南北的各处寺院中常常能听到清静、庄严、肃穆的唱诵音乐——梵呗,其中的《华严字母》铿锵、雄健、掷地有声,在佛门中也实为罕见。《华严字母》不愧是东方最完美的乐曲之一,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佛门恩波。它历代流传,深受比丘、比丘尼以及教友们的欢迎。《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众艺童子唱诵《华严字母》时,以“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一切章句都“随转无碍”,于是又能深入无量无数的“般若波罗蜜门”。“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以音声而作佛事,也是方便善巧的一种法门。唱诵《华严字母》是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一种殊胜法门,又是深入“般若波罗蜜门”,生出各种不可思议的“字智法门”。
《华严字母》的唱诵词由四十二个字母组成,据传是由善财童子(梵文Sudhana)向众艺童子(梵文Silpabhina)参学时请教得来的。在读诵《大方广佛华严经》时,每卷尾所唱诵的就是其中的三个字母。从第一卷到第十四卷,每卷依次取三个字母,才将四十二个字母全部唱毕。再从第十五卷开始,重头依次排列,即四十二个字母。每经过十四卷重复唱诵一遍。
因为这四十二个字母出于《华严经》,所以称它为“华严字母”。
四十二个字母从语音上看有“单音字母”、“双音字母”、“三音字母”三种类型。“单音字母”共有三十三个;“双音字母”共有八个;“三音字母”只有一个。“单音字母”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字母。“双音字母”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一个字母。“三音字母”由三个音节组成的一个字母。
一、《华严字母》的曲谱结构
《华严字母》的曲谱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即三个乐章。《华严字母赞》为第一部分,即第一乐章;《华严字母》(每卷唱三个字母)及小回向为第二部分,即第二乐章;《总回向》为第三部分,即第三乐章。
(一)第一乐章——《华严字母赞》
第一部分,即第一节乐章是“华严字母赞”。赞词是“华严字母,众艺亲宣,善财童子得真传,秘密义幽玄,功德无边,唱诵利人天。”
曲谱与《炉香赞》同调,但省略三声原《炉香赞》中的“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在“唱诵利人天”后,紧接第二乐章。这一部分相当于序曲。这首相当于序曲的《华严字母赞》,把我们平时散乱的心情,通过清幽微妙的曲调,引向安定、清净的境界,为进入第二乐章,开辟了广阔无垠的天地。
(二)第二乐章——《华严字母》及《小回向》
第二部分即第二乐章,是《华严字母》的主要唱诵部分,也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主题曲。
我们在读诵《华严经》每卷结束时,只唱《华严字母》中的三个字母。按照依次排列的原则,这三个字母可能全部是“单音字母”;也可能有“单音字母”和“双音字母”;也可能“单音字母”、“双音字母”、“三音字母”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