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相信我是颗佛珠 一颗轮回于世间的佛珠
再也找不到佛光的出处 尝尽世间轮回的苦
百千万劫错得一塌糊涂 落得这一世的凄苦
我不要哭 不要哭 只怕千劫的泪珠揉不出佛珠
百千万劫迷失人间 我只是一颗佛珠
慈悲的眼泪 从来不是哭
记不清 下凡前 佛祖的叮嘱
化解人间所有的痛苦 怎么能 堕落无法醒悟
多少次的轮回 苦苦追逐 求不得世世浮屠
我只要 我还是那佛珠 这辈子怎么结束
回不去呀回不去 迷途 放不下呀放不下 情愫
找不到散落佛珠苦苦追逐 求不得世世浮屠
我只要 我还是那佛珠 那颗极乐的佛珠
回不去呀回不去 迷途
放不下呀放不下 情愫
找不到散落佛珠
苦苦追逐 求不得世世浮屠
我只要 我还是那佛珠
那颗极乐的佛珠
那颗极乐的佛珠
美在凄婉,妙在用心
——聆听《佛珠》的感悟与思考
端木一果
最近,不断的聆听本善本幻两位佛教音乐人的新作品,尤其是 刚听到的《佛珠》,感觉她们姐妹俩真的是用心良苦了。
尽管《佛珠》走的是她们擅长的优美婉转线路,但是这次,她们开始用优美中的哀婉之美,在向我们诉说人间的情感了。我个人以为,世界上一切情感,包括宗教情感,根本上都是人的情感。而艺术,总是要围绕人的情感来表达心愿的。从歌词上看,《佛珠》诉说的是下凡的女子,忘记了佛主的叮嘱,在人间犯了“错误”-----被人间诸多难以言表的情感纠葛而无限伤心,而蒙尘,而找不回自我。这个伤,有忘记下凡的本份之伤,也有为人间那么迷茫而产生的失望之伤。两种悲伤合在一起,构成整个作品哀婉无限的根由。
歌曲《佛珠》的音调,呈一路下滑的旋法,在小调音乐中,是典型的悲歌形式。然而,我们在随着音乐而品尝酸楚之后,如果愿意从音乐中醒来,就会发现,《佛珠》在倾诉哀婉故事的背后,是规劝人们努力从善,不要忘记信佛与做人的本份,不可贪恋其他。也许有些人,喜欢故事之美,音乐之美,但是我觉得,在艺术欣赏中,我们还 应该去努力品尝艺术作品背后的灵魂之美,甚至是教育之美,因为除了娱乐,艺术的另一个决不能忽略的功能是净化心灵。孔子时代,主流思想为什么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就是旗帜鲜明的要艺术重视教化的作用。我个人感觉,《佛珠》的最精妙处,不在于旋律的哀婉动情,更在于作者与歌唱者的用心之美----
我不是佛徒,但我知道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人们努力去过减少错误欲念、回归本真自然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希望喜欢本善本幻的歌迷们,能聆听到她们音乐背后的心灵呼唤。
如果我们心中都有一颗圆润透亮、光洁澄明的“佛珠”,即便我们曾经有过失误和哀婉,也会像本善本幻一样,渐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