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说需要精进的原因
1、因忍始精进 精进证菩提 无风不动般 无勤福不生
就如前所说,修持六度时,若能够行财布施和法布施,则持戒度的修持就容易;如果能如实守戒,将负面所要断除的全断除,则忍辱度的修持就容易,因为能忍敌人的伤害故;又若是忍辱苦行修得好,更进一步喜欢善的精进就有能力开始。因为,具有精进,菩提果就有如在手尖已经不远了。好比外器世间的草木,和内有情世间的身体,如果没有风就不会动似的,布施等的福德和三轮体空的智慧这二资粮,若是没有了精进,就无法不断增长。
(二)、广说如何精进的方法
1、认识精进的本质
2、精进即喜善
精进是什么?就是喜欢善、恶、不善不恶三法中的善,而且是身善、语善、心善中的心善。认识精进的本质后,再来宣说:
2、断除不精进的方法
(1)、认识懈怠及其因果
解说其违品 懈怠耽劣事 怠惰自轻视
为了认识所要断除的,因此说精进的反义 ─ 懈怠、贪着恶事、于善事怠惰且轻视自己。
3、懒散尝乐味 贪着睡眠故 不厌轮回苦 因而生懈怠
因为懒散随便、放逸散乱、贪图享受、喜欢吃喝,以及如猪一般地日夜赖床贪睡,所以心不厌离三界轮回的生老病死,因而产生精进的反义 ─ 懈怠。
(2)、如何断除的对治法
A、对治懒散之懈怠的修法
4、惑网捕捉已 进入生之网 已至死神口 为何仍不知
为了断除懒散的懈怠,自己要一再思惟寿命无常和轮回的过患。贪瞋等烦恼就像渔夫,渔夫用渔网追捕着鱼儿,鱼儿若是被网捕到,将被烧煮来吃。就像如此,现在有如渔夫的贪瞋等烦恼正追捕着我,让我进入了生老病死四苦的生网,而这最后的去处又是哪里呢?那就是死神的口里。现在已将近死亡,为什么心还不知道呢?必须知道的!
5、渐次杀吾类 汝岂不见乎 然仍贪睡者 如牛与屠夫
跟自己同时出生的,或是晚几天、几个月出生的同类,已经逐渐地被阎罗王杀死,转到下一世去了,你还没看见吗?如果仍然日夜贪睡,那就像屠夫将十几头的水牛关在牛栏中并依次宰杀似的,先前的几只已经被杀了,而后面的却仍然继续睡觉,没有觉察即将被杀。
6、信道遍封已 死神正观望 此时汝何能 贪食复耽眠
现在所有的生路全部都被挡住无法通行,阎罗王正在四处窥看、等待着,你怎么还能不在意,放逸散乱的好吃贪睡呢?
7、死亡速临故 生年应积资 届时虽断懒 非时有何用
现在已生的生命,有如云缝中的太阳,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在有生之年应该如实积聚善根,当死兆真正现前时,才稍舍懈怠、持咒、生善心,这时候舍弃懈怠的时间已经过了,已非行善的时候,这么做有什么用呢?一点用处也没有。
8、未做或始做 或唯半成时 死神突然至 惧呼命毁矣
世间上的生意、农事、建造房子等,一些想做的事未做,或才刚开始做,或已做了一半,突然间死神降临了,那时心里十分地害怕和后悔,悲叹着说:唉!我被死神毁了。这样的时刻终会来临的。
9、因忧而肿胀 眼红泪双垂 亲友已绝望 吾见阎使脸
像那样的时刻里,因为心里非常悲痛难过,身肿胀、眼又红,脸上泪水直流,亲友们围绕在自己的周围,心中的希望已经落空。而我自己因造恶,其过患的力量,现出阎王使者前来迎接我的景象,这时看到他们的脸,我心生害怕。这样的时刻终将来临。
10、忆罪忧悲痛 因闻地狱声 恐惧秽沾身 昏迷复何为
在那时候,回忆起自己活着时,所造下的杀生等恶业过患非常后悔悲痛。另一方面,耳朵又清清楚楚地听到地狱众生痛苦的哀嚎叫声,害怕得大小便失禁而沾到身上,惊恐得不知所措、神志不清,那时自己又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11、汝似活鱼滚 今世若有惧 何况造恶业 难忍地狱苦
我执的心,就像水中抓出的活鱼,将它放在沙子上,它就不由自主地翻滚一般,这一世稍有一些寒热饥渴病痛就畏惧。那么从无始以来一直到现在,所造无数罪业的异熟果报,将往生到地狱遭受难忍的寒热痛苦,那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是无法忍受的。诫王书中说:「眼见墙上地狱相,耳闻他言地狱景,内心思惟地狱状,阅经叙述地狱象,又见地狱模型图,此时若心里都已十分害怕,那就更不用说造恶后真正堕到地狱,尝受难忍苦果的时候了。」
12、若是触沸水 嫩肤极刺痛 已造此狱业 何故乐逍遥
生到地狱时,若是被地狱之火所融化的热铜液和铁水烫到身体,肌肤极柔嫩的地狱众生将会十分疼痛;已经一再造作感受这种地狱苦的恶业,为什么身心还这样悠闲快乐的过日子呢?不可以再这样安乐的过日子。
13、无勤欲果者 多害脆弱者 临死犹似仙 呜呼苦摧残
不喜欢精进行善,但是却又希望今生和来生都能获得身心无限快乐的结果,特别是想得到最殊胜解脱的佛陀果位的凡夫,和身体稍微遇到寒热病痛等就无法忍受,却又有很多琐碎伤害的脆弱者,他们没有任何警觉,仍是放逸着,而没有悲心的阎罗王已经将手中的绳子套在他们的脖子上,都已经被擒住了,却仍然还放逸得像欲界天人般,把心散乱在这一世的妙欲上,若是突然患了死症,死兆现前时,将尝受到极大的痛苦。就这样,自己临死时也将后悔哀叹着,自己被痛苦摧毁了,这样的时刻已即将来临!
14、依此人身筏 渡越大苦海 此筏难复得 愚时勿贪眠
因此,现在获得了暇满人身,就要像渡河、渡海遇到了船一样,要依着如筏的人身,渡越三界轮回大苦海,到达彼岸。然而现在有如渡船般的有法人身,往后不论从其因或从比喻,或从数目上来想,都是十分难得的。因此,在已得有法人身但仍愚痴不知取舍业果的时候,不要仍是贪睡、放逸散乱地贪图享受,应该清醒,开始闻思修的行持。
B、对治贪着恶事之懈怠的修法
15、弃无边正法 最胜欢喜因 何故汝反喜 散掉于苦因
经论上说:「正法始中末都是完善的。」如是,正法于始中末都是欢喜因、是无边的体性、是最胜的欢喜。然而你却是舍弃讲说正法、舍弃闻思修正法,并散乱于贪瞋所引起的杀生等恶业上,散乱于世间生意、农事等轮回的苦因上,散乱于身嬉戏、跑跳,语嘻笑、讲笑话,心追随过去、未来等诸念上。像这样,身语意全都放逸掉举于外境上,你为什么会喜欢呢?
16、勿怠集军力 勤奋自驾御 修自他平等 及自他交换
不应有我不能讲说、听闻、思惟和修持善事的怠惰思想,应集对治法的四军和具正念正知勤奋于取善舍恶。这就像是具正念正知的国王,自己驾御、操纵着有如大臣的对治法。自他都是一样想要快乐而不想要痛苦的平等菩提心,和将自己的乐善及乐善的因施舍给其它的众生,其它众生的苦果和苦因由我承担的自他交换菩提心,都要去做、去修。
C、对治怠惰轻视自己之懈怠的修法
17、不应自退怯 谓我何能觉 如来实语者 说此真实言
自己不应怠惰、胆怯的说:「我智浅根钝不精进,那能获得圆满菩提果位?」因为,对众生绝对说真实语的如来世尊,在《妙臂请问经》中说出这样的真实语。
18、所有蚊虻蜂 如是诸虫蛆 若发精进力 亦证无上觉
经典上说:诸凡狮子、老虎、狗、狐狸、雕鹫、鹤、乌鸦、猫头鹰、昆虫、蚊虻、蜜蜂和蛆等小虫,一旦它们生起勤于善的力量,也能获得无上难得的圆满菩提果位。
19、如我生为人 明辨利与害 不舍菩提行 怎不证菩提
像我现在生于六道中的人道,又知道行善有利、造恶有害,发了菩提心之后,若是不舍弃修菩萨行,为什么我不能获得圆满菩提果呢?一定会获得的。经典上还说:狡诈佯装发菩提心者也获菩提。那么如我者为什么不能获得?
20、若言吾怖畏 须舍手足等 是未察轻重 愚者徒自畏
但是如果这样想:「行菩提行的时候,必须施舍手、脚、眼等,以我的能力难以做到,所以我会害怕。」这样的想法就是不能明辨菩提行是轻易的,因烦恼而尝受轮回之苦是困重的。愚痴得不知轻重实情,只是自己徒然畏惧菩提行而已。
21、无数俱只劫 多次被砍杀 刺烧及劈剖 却未获菩提
过去无数千万劫以来,我已多次堕到地狱,长时间的遭受身体肢节被砍断、被短矛等刺穿、被火焚烧、被劈成两半等无数痛苦,可是却没有因此获得菩提果位。
22、吾今修菩提 此苦有限期 如为除内疾 身受割伤苦
发了菩提心以后,修菩提所尝受的任何苦行的痛苦,是有限度的,而且受苦的时间也是有期限的。这就有如为了取出体内武器的碎片,或是为了去除体内肉上和骨头上所生成的形形色色的肿瘤,和病菌的伤害及疼痛,而在身上新开了伤口,这时所产生的痛苦应该忍受,道理是一样的。
23、医师以医术 医治不乐疾 故为灭众苦 应忍微不乐
一般世间上医治疾病的医生,都用放血、针灸等医疗方法来疗治、消除不安乐的气胆涎等疾病。因此,自己为了灭除轮回的生老病死等许多痛苦,在行菩提行时,应忍受寒热、疾病、他人侮辱、受人轻视等的小小痛苦及不安乐。
24、寻常此医术 医圣佛不用 施以缓医方 医无边重疾
医治烦恼疾病的医圣 ─ 佛陀,不用这种世间普通的医术,而是用极为温和的方法。怎么个温和法呢?那就是身体结跏趺,坐在舒适的座垫上,具正念正知地禅定,先思惟暇满难得、死无常、业因果和轮回过患,再修慈心、悲心、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像这样,用极温和的方法,医治八万四千无边的贪瞋烦恼重病。
25、以施蔬菜等 为施之前导 于此熟练已 渐能施己肉
导师佛陀教导我们,行布施时先学习将右手的东西布施给左手,或将蔬菜、盐等琐碎微少的东西布施给他人,这些渐渐熟练了以后,逐渐地自己的血肉也能布施了。佛说:直到能布施自己的血肉,在这之间是有办法熟练的。
26、一旦觉自身 犹如菜蔬等 尔时舍身肉 于彼有何难
发菩提心之后,行持了一大阿僧祇劫的菩提行,在证得登地菩萨果位时,感觉自己的身体有如蔬菜和盐巴等微不足道的东西。这种心生起后,那时将血、肉、头、手等布施给其它众生,有什么困难呢?一点也不困难,因为已证得诸法平等无我,黄金和土块一样,而虚空有如手掌,檀香和小斧一样。
27、恶断故无苦 智巧故无忧 因是邪分别 罪恶害身心
经过了一大阿僧祇劫的累积资粮,菩萨证得登地果位,罪恶断除了,所以身体虽遭人殴打也没有痛苦,而且证得诸法无我、通达法性,虽遭他人的贬抑、揭发过失、侮辱等,心中也没有不高兴。没有痛苦和不高兴的原因是:凡夫们错分别无常为常、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因此造了杀生、偷盗等恶业,邪分别和恶业依序地产生,伤害了身心。
28、福德引身乐 智巧令心安 利他处轮回 菩萨岂生厌
菩萨们从无数劫以来,熟习于累积广大的布施等福德资粮,所以身体安乐,且因通达诸法法性义,所以内心也十分快乐。想救度众生苦的悲心菩萨们,为了利益众生,虽然一再受生住轮回中,对轮回又怎会生厌离呢?菩萨是不会厌离轮回的。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证诸法如幻,受生犹逛园,兴盛或衰败,皆无烦恼惧。」
29、以菩提心力 清净昔罪恶 福德海聚故 谓胜声闻众
就如前面所讲:「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必毁诸重罪」,菩萨以一再修持殊胜菩提心的力量,清净过去无始以来所造的罪恶;又有如前面所讲:「菩提心生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因自心集聚广大如海的福德,所以说菩萨的道和果,比入小乘道的声闻众还殊胜。
30、故骑除厌疲 菩提心之驹 依乐趋安乐 智者谁怠惰
因此,骑上有如去除一切心厌离、身疲惫的菩提心良驹,依着不住轮涅二边的无上大乘安乐道,趋向圆满佛陀的安乐果,哪个知道利弊的智者,会怠惰胆怯呢?
31、利众故集军 信坚及喜舍 畏苦思彼利 因而生信受
菩萨为继承佛的传承,为了成办众生利益,安置众生到善道或解脱的缘故,有如转轮圣王依着四军让他人行十善般,要集四军 ─ 信受善、坚毅不变、欢喜大乘法、暂时舍弃无法办到的事。其中主要的是依着信受来聚集其它的军种,然而信受又从哪儿生起呢?从知道造恶业的结果是产生轮回痛苦,因此产生畏惧的心,和思惟信受善法将获得短暂生善道,直至究竟成佛解脱间的利益,因而产生信受的心。